铭记、守护、共创——写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之际

日期:2025-09-04 来源:本部 作者:温世焱 字号:[ ]

9月3日,我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,通过直播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,如黄钟大吕,振聋发聩,更如洪钟巨鼓,擂响在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头。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尽,但山河的悲鸣犹在耳畔;今日的和平来之不易,未来的使命更显厚重。作为一名国际青年工作者,我深切体会到,纪念不是为了延续仇恨,而是为了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;铭记不是为了沉湎悲情,而是为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,找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方位。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。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,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、以血肉之躯筑长城,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,以巨大的民族牺牲,为拯救人类文明、守卫世界和平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。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并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,歼灭日军150余万人,中国军民伤亡3500余万人。这一组组冰冷的数字背后,是无数鲜活生命的凋零,是无数家园的破碎,更是中华民族用血肉筑起的新的长城。

放眼全球,从欧洲战场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,到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,每一场转折都倚重各国人民的并肩作战;而东方主战场上,中国以贫弱之躯独力支撑,粉碎了法西斯势力会师中亚、合围苏联的战略图谋,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赢得宝贵时间。正如英国历史学家Toynbee所言:“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,承担了最漫长、最残酷的战斗任务。”正因如此,中国不仅是亚洲战区的中流砥柱,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,中国胜利与世界胜利早已深刻交织,不可分割。

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也是最好的清醒剂。80年前,正义与邪恶、光明与黑暗、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,使人类第一次以如此惨烈的方式认识到:战争没有赢家,和平需要共守。放眼当下,地区冲突此起彼伏、恐怖主义阴魂不散、气候变化步步紧逼,和平赤字、发展赤字、安全赤字、治理赤字依旧摆在全人类面前。世界再次来到“和平还是战争、对话还是对抗、共赢还是零和”的十字路口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、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,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这不仅是中华民族“和而不同”“协和万邦”文明基因的当代延续,更是对两次世界大战惨痛教训的深刻回应,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坚定守护。它昭示着:国强未必称霸,崛起未必扩张;和平发展不是权宜之计,而是中国之于世界的庄严承诺。

作为一名国际青年工作者,我们既是百年复兴的见证者,更是人类前途的参与者。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愈发坚定:要以史为鉴,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舆论场中,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、传播中国声音。故事里有“小米加步枪”的坚韧,也有“义战无贪杀”的仁义;有“母亲叫儿打东洋,妻子送郎上战场”的众志成城,也有“诺曼底登陆”“易北河会师”的并肩浴血。我们要让各国朋友理解:中国和平发展不是“独角戏”,而是与世界共享机遇的“大合唱”;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“乌托邦”,而是破解全球困境的“施工图”。在日常工作中,我们也将更加注重与各国同事的交流合作,尊重差异、求同存异,把“朋友圈”越做越大,把“伙伴网”越织越密,让信任代替猜忌,让理解驱散偏见。

同时,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让其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命力。抗战精神是什么?是“宁死不屈、血战到底”的民族气节,是“万众一心、共赴国难”的爱国情怀,是“百折不挠、坚忍不拔”的必胜信念。它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,也必将激励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勇担重任。面对单边主义抬头,我们要敢于发出多边合作的强音;面对“脱钩断链”逆流,我们要善于架设互联互通的桥梁;面对“文明冲突”论调,我们要勤于搭建民心相通的彩虹。无论前方是“黑天鹅”还是“灰犀牛”,只要我们秉持抗战精神,就一定能在危机中育新机、于变局中开新局。

当今世界,科技革命一日千里,国际竞争日趋激烈。语言是基本功,复合型知识结构才是硬通货;跨文化沟通是“敲门砖”,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才是“压舱石”。我们也会进一步深耕国际工程施工标准与属地化运作规则,精研“技术+管理+合规+履约”要点,熟练掌握智能建造、绿色施工、BIM技术应用等新工具,在“一带一路”基础设施建设领域,贡献经得起实践检验的“中国智慧”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国际工程舞台的聚光灯下,既展示中国建设者自信从容的形象,也交出工程优质、履约高效、品牌过硬的答卷,让“中国电建”的口碑在全球落地生根。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历史承载过去,也启迪未来。”这几个字重若千钧,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。铭记,就要把数万万同胞的牺牲化作捍卫和平的钢铁意志;缅怀,就要让无名烈士的英名在世界每一个角落被温柔以待;珍爱,就要把和平的种子播撒到每一次对话、每一场合作、每一页方案;开创,就要以青春之我、奋斗之我,在地球村的版图上画出最大同心圆。

今天的中国,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、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。明天的中国,需要我们这一代青年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,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,以更加务实的行动造福世界。让我们携手五洲友人,把历史的苦难化作前行的动力,把和平的愿景化作共赢的实践,共同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磅礴之力,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与正能量!

山河已无恙,吾辈当自强。愿以寸心寄华夏,且将岁月赠山河;愿以吾辈之青春,守护盛世之中华,亦守护人类共同的家园。
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